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医院新闻 > 正文

医院新闻

我院启动冬病夏治“三伏贴、灸”活动
日期:2023-07-05 点击数: 编辑:院办公室 来源: 南亚

2023年三伏天即将来临,为充分发挥我院中医诊疗特色,传承中医传统文化,我院中西医结合科启动冬病夏治“三伏贴、灸”活动。

冬病夏治的方法有药物贴敷、针灸、艾灸、埋线、刮痧、拔罐,或内服药物等。三伏贴,巧妙发挥腧穴与中药的特性,使药物经皮透入,由腧穴循经络内达脏腑,不打针、不吃药,“药穴同疗”调节机体气血阴阳,防治身体各系统疾病、调节机体免疫力、增强抗病能力。据介绍,今年冬病夏治的时间为:伏前开穴:2023年7月01日--2023年7月10日;初伏:2023年7月11日-2023年7月20日;中伏:2023年7月21日-2023年8月09日;末伏:2023年8月10日-2023年8月19日;伏后加强:2023年8月20日-2023年8月30日。一般在农历三伏天的初、中、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灸治疗,每两次贴敷灸之间间隔7-10天,连续三年。贴敷灸以晴天的9:00—17:00为佳。时间并不拘泥,立夏开始后、末伏结束前都可以,不强求在夏至或入伏当天。

健康提醒:

“三伏贴、灸”适应症:

1、呼吸系统疾病:慢性咳嗽、哮喘、久咳、咽炎、过敏性鼻炎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、体虚感冒等。

2、消化系统疾病:脾胃虚寒型胃痛、腹胀、腹泻、消化不良、慢性肠炎等。

3、颈肩腰腿痛:肝肾不足、寒凝经络所致的颈肩腰腿痛、关节痛、风湿免疫性疾病。

4、儿科疾病:体质差、反复感冒、久咳、小儿遗尿、脾胃虚寒等。

5、妇科疾病:手足冰冷、肝肾亏虚、宫寒所致的痛经、月经不调。

6、其他亚健康:属于阳虚型体质人群:四肢寒凉、免疫力低下、逢冬季怕冷、畏寒者。

“三伏贴、灸”注意事项

1、医师指导下辨证施治确定用药及穴位;

2、贴敷灸期间禁食生冷、海鲜、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
3、皮肤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者不宜贴敷,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低过敏胶带或用绷带固定贴敷药物。

5、小儿皮肤娇嫩,不宜用刺激性太强的药物,贴敷时间也不宜太长。

6、对于残留在皮肤的药膏等,用干毛巾擦去即可,不宜用汽油或肥皂等有刺激性物品擦洗,贴敷当天不可洗澡、游泳。

7、急性呼吸道感染、发烧期间不能贴敷。

8、有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及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损的不适宜贴敷。

返 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