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这样一个特殊群体,他们感受不到世界的喧嚣与热闹,当疾病发生在他们身上,痛苦更是有口难言,用“心”读懂患者,纵然正常方式无法沟通,竭尽全力也要创造出“通路”。
近日,我科收治了一位特殊患者——79岁的听力障碍老人,语言是医护与患者沟通的主要渠道,面对无法用语言沟通的患者时,由于沟通上存在的障碍给治疗护理带来了困难,有时会错了原意,还会使得老人的情绪更加的不安和低落。方法总比困难多,为了顺利的与老人沟通,内三科护士长刘晓荣将A4纸装订成册,由此开启护患之间心的“对话框”。
“今天感觉怎么样”“有没有什么不舒服......”一张张纸片写下的文字、一遍遍亲身的示范都是无声的力量,为了方便老人描述自己的需求和感受,刘护士长将日常生活询问内容一条条写下来,“讲解”给老人看,只需在上面打勾或者点头、摇头,老人的回答便能一目了然,护理人员就可以准确及时的帮助患者解决问题,刘晓荣护士长在科室微信群里交代了老人的特殊情况,提醒同事与老人沟通时更加耐心,避免沟通不畅影响相关诊疗,精心的护理,和蔼的态度,温暖的微笑,极大的缓解了老人不安的情绪,也赢得了老人及家属的认可,竖起大拇指点赞。
有温度的关怀是促进医患、护患关系和谐发展的钥匙,我们用爱心、耐心和真诚,用心语打动彼此的心扉,在无声的世界里,为医患之间架起一座人间最为珍贵的沟通桥梁。“医学是人学,医道重温度”,我们将用心沟通、暖心服务患者,继续做有温度的医务工作者,为健康护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