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节是一个亲情充盈,一家团聚的节日,也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,春节是经历了几千年文化的传承。当然,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、最珍贵的日子,年复一年永远不变的主题是团圆。
转瞬,旧年历已翻到最后一页,新的一年如约而至。
记得小时候,腊月二十八大扫除后,爸爸开始贴对联,姐姐站在后边指挥,看贴的是否端正,而我就在一旁不时的捣蛋;最开心的就是年三十,等不到天黑,我们就迫不及待的开始放鞭炮,为了使鞭炮能放的久一点,我们把鞭炮拆开,一根一根的放,看谁扔的高,比谁炮声响亮,自是乐在其中;除夕夜,全家围坐在一起包饺子,爸爸擀饺子皮,妈妈和姐姐包饺子,呈现出一片祥和的气息;初一早上,小伙伴们天还不亮就早早起床,穿上妈妈做的新衣服、新鞋子,挨家挨户去拜年,我们小心翼翼的走路,生怕把鞋底踩脏……
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”,这是一首充满了过年气氛的诗《元日》。春联用工整对偶简洁的文字描绘着时代的背景,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。记得小时候的春联都是家家户户买好红纸,找我爷爷来写,我爷爷是一名教师,写了一手好毛笔字,一到过年可真是成了大忙人,要给家家户户写春联,不过内容都大同小异。如今的春联多是从市场上买回来的,烫金的字特别漂亮,内容也五花八门,像“团团圆圆千家暖,健健康康万象新”等春联,主要以“团员、和谐”为主题,内容更是与时俱进。反映新时期人们精神文明的追求越来越丰富。
感受最深的就是小时候拜年,人常说“大年初一拜个年,风调雨顺平安年”。我们小孩子尤其喜欢拜年,今天到姑姑家,明天到舅舅家,可以领到好多糖果和压岁钱,那是小孩子们一年之中最快乐的时期。
现在过年不一样了,一条微博可以向多位好友同时送出祝福,也可以用微信相互发送语音、视频,新的拜年方式即简单、亲切、又时尚。继家电下乡之后,我觉得下一个下乡的大型消费品将是汽车。10年前,摩托车、电动车在乡下彻底取代了自行车,如今的乡下,几乎看不到自行车的身影了,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,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,拥有私家车的家庭越来越多,特别是在婚嫁市场上,小汽车作为炫目的嫁妆开始流行,村镇之间都通上了公交车,走亲访友更加方便,不禁让人感慨社会的发展之快。
年饭过后,老头们有的在下象棋、有的玩纸牌;几个大妈正跟着村上的小媳妇们跳起了广场舞,还蛮有节奏感;一群顽皮的孩子,你追我赶玩的不亦乐乎;村东头的王叔正抱着小孙子乐呵呵朝这边走来,嘴里还不时哼着歌曲,真是一幅祥和、喜庆的画面。
春节是一个古老约定,不管是否喜欢,也会年复一年到来;春节是一种心情开始,不管过去是走鸿运,还是倒大霉,新的一年都会给人带来新的希望和期盼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