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鲁多医生曾说过:“有时,去治愈;常常,去帮助;总是,去安慰”;当患者独自走在疾病这条漆黑的路上时,我们就是那群为他们照亮夜路,陪伴他们与病魔斗争的“提灯人”,我们一路相伴,彼此相依。
在结核科,在日常平凡的护理岗位上,我们做着平凡的每一件小事。所谓三分治疗,七分护理,我们坚持每天用最平凡的护理展现护士的底色。患者王女士,17岁,因体检发现肺部阴影入院,王女士一直是一个乐观、坚强的人,主管大夫查房跟她说了一下病情:“纤支镜结果出来了,确诊肺结核,需要开始抗结核治疗,暂时也不能正常上学”。她听后情绪波动巨大,一个人偷偷地哭,不愿跟别人交流,并要求出院。
护士去病房输液时发现她情绪不对,就开始慢慢鼓励她表达自己感受。王女士说:“我怎么会得结核?我以后还能正常上学吗?朋友们会怎么看我?我可能再也交不到朋友了…”,她满面愁容讲出一连串疑问,通过倾听她的叙述,我逐渐了解她的内心世界。面对这位患者的焦虑,我赶紧安慰她:“结核并不是绝症,结核不过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肺部引起的慢性肺部炎症,不仅不是绝症,反而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。治疗结核病的关键是要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,做到早期、联合、适量、规律、全程,才能确保查出必治、治必彻底。如果治疗期间出现不适,千万不可擅自停药,要及时与医生联系并调整治疗方案。定期复查也很重要。结核病不可怕,只要我们充满信心、保持耐心、积极治疗,就一定能够战胜病魔!而且规范治疗2个月后,症状减轻或消失,胸部X光片病灶明显吸收;自治疗3月末起,至少两次涂片检查均阴性且至少一次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检查为阴性(每次检查的间隔时间至少满1个月)你就可以正常上学了,不信你可以打听一下,病区里还有好几个和你年龄相仿的患者,他们经过治疗已经快出院了,你们可以交流一下,积极乐观的心态是战胜疾病的第一步。”
同时隔壁床刘阿姨说“孩子,我们不要因为自己得了传染病而害怕,更不用自卑。遇到外界歧视,不要过于在意和难受,关键是自己调整好心态。这病是个持久战,听医生的话,别劳累、别熬夜、营养要跟上。医生说了,如果结核不排菌的话,回家按时服药,治个一年半载,彻底好了就没事了。我等下就出院了,你现在可别自己吓自己了,祝你早日康复!

我们科室医护人员发现她的心理波动后,对她也格外上心。护长也跟她聊了很久,给予她鼓励、关心和信心,管床的护士也给她做心理疏导,帮助她调整心态,增强信心,理解她的焦虑和无助,与她共度难关。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,她感受到我们的真诚和关心,她的情绪状态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。从最初的愁眉苦脸不愿与人交流,到后来主动跟医护人员打招呼、跟病友们交流治疗经验。在某个阳光明媚的下午,我去她的房间查房,看到她正在看书,看到我后她轻松地笑了一下,眼里闪出了信心,不等我再次安慰鼓励,她反而主动对我说:“我会积极配合治疗的,我相信你们,我要让自己快点好起来,认真生活、陪伴家人。”听到这句话后,我感到不可思议,于是赶紧趁热打铁又继续说到:“对了嘛,情绪稳定也是非常重要的。中医说,怒伤肝、喜伤心、思伤脾、恐伤肾、悲伤肺,所以在积极治疗的同时,也要调理好自己的情绪,这样会让身体恢复得更快呢。”之后,她抗结核用药治疗过程很顺利,有一点点胃肠道反应,她自己也克服了。有一次护长查房,她特意向我们表达谢意:“谢谢你们,我......”她有些哽咽,护长朝她开心的笑笑:“安心治疗,可别忘了,情绪也是治疗疾病的一剂良药。”

作为护理战线的“老兵”,这样的人文关怀于我们而言只是平常的护理工作,于患者而言却是照亮希望的阳光。萤火微光,愿为其芒。一个故事、一份真情、一句祝福、一点感动、一声谢谢,遇见的都是天意,拥有的都是幸福。